王轶:宣讲民法典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作者:kaiyun.con    来源:kaiyun.con在线注册    发布时间: 2023-11-19 05:11:56    浏览量:16 次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代表着我们这一个国家和民族再次回到了人类法律文明的最前沿。”王轶兴奋地说。

  王轶是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法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多年来,主要是做民法原理与民法学方法、民法总则、物权法、合同法、人格权法、侵权责任法等领域的研究。

  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王轶被推荐为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成员、秘书长,深度去参加了,起草专业的人建议稿,组织和协调讨论、调研等工作。 “学说上的主张、司法解释里的内容、民事审判的裁判规则等等,如何变成民法典中的法律条文,如何发挥作用,这些都很重要。”在他看来,这部民法典,就是通过表达我们对人、家、社会、国家、人类、自然等基本问题的看法,来回应中国之问和时代之问的。

  在讲述民法典相关联的内容时,王轶总是充满着热情,他常常结合一些民众关注的热点进行论述,相关条文的引用脱口而出。比如,高空抛物的问题,他说,这是影响人民头顶上的安全,事关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活幸福的一件大事,“民法典1254条‘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对这一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再比如,面对AI等新技术的变革带来的新问题,他分别列举总则编、合同编、人格权编、侵权责任编中相应的条款,全方位进行阐释。

  “从工业社会步入到信息社会,这是一次文明的转型。而我们的民法典正是直面了信息文明时代到来后的新问题。”今年5月以来,他开始参与到民法典的宣讲中,没有一天停歇,“让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更深入地了解民法典,这是件有意义的事情。”

  能够参与民法典的编纂,对于王轶来说并非偶然。1989年,王轶考入郑州大学攻读经济法专业。当时这个专业在我国高校中刚刚开设不久,关于“什么是经济法”在学术界争论很大。“我对此也很困惑,我知道当时是没有答案的,但想深入其中一探究竟。”他写信给我国著名的法学专家张文显请教,回信中告诉他,“学好经济法要先学好民法”。“学好民法”这四个字就此篆刻在王轶心中,成为他前行的方向。在吉林大学研读硕士学位时他选择了民商法专业,在中国人民大学读博期间,他又全身心投入到民法学中,并先后跟随崔建远、王利明等导师,参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专业的人建议稿的起草工作中。

  1998年,还在读博士的王轶,被导师推荐去国家法官学院给高级法官讲合同法。这件事情让王轶触动特别大。“这是一个‘输出’也‘输入’的双向过程。”他说。在他讲课期间,学员们结合自己工作提出了很多现实且具体的问题,“有些是我在理论层面未接触过的,这次讲课对我的影响太深了,我认识到,关注中国自己的现实问题,对于法学研究至关重要。”

  紧跟时代的发展,并参与到一些关键的节点中,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王轶才更好地坚守着“学好民法”的初心。而关注中国发展和社会现实问题,则是他在学术研究中的关键要素。“法律不是束之高阁的器物,它要能回应一个时代中人们的关切。”他说。

  “疫情之下,信息文明的加速到来,法学教育也处在了一个关键的节点。”王轶深思。学生的法学课搬到了线上进行,大大小小的会议、讲座也在线完成,他指了指旁边的电脑笑着说道:“3月8日晚,我就在这里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直播’。主题是《合同法视野下的新冠肺炎疫情》,主要是厘清《合同法》视角下新冠肺炎疫情所关涉的损失分配问题。”这场直播当晚线万人次。民法典颁布后,他又在线上做了多场的公益讲座。“信息文明时代带来新的交流和普法形式,我们也需要尽快适应这个时代的到来。”

  9月,北京各高校陆续开学。面对久别重逢的学子,王轶倍感亲切。这场疫情改变了很多,他希冀,“这一些孩子们充分的利用信息文明时代带来的各种机遇,有效地应对各种挑战,成为合格的卓越的社会主义法治人才。” (光明网记者王营采访整理)

  嘉宾简介:王轶,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法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成员、秘书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首届首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1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逐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大家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化的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化的经济成为中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精准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逐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身个人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体系、传统产业与新兴起的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所有的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化的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稳步的增长和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kaiyun.con在线注册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kaiyun.con官方首页小程序

扫一扫进入小程序

版权所有©kaiyun.con 地址:烟台市芝罘区化工路110号院内 咨询电话:13953519745
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图片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流量统计-百度统计技术支持: kaiyun.con在线注册
网站地图